心云驛站

标题: 【雅苑散文】说雾凇【榜】 [打印本页]

作者: 松山    时间: 2013-10-31 05:13
标题: 【雅苑散文】说雾凇【榜】
本帖最后由 维雅聪儿 于 2013-10-31 21:33 编辑

                                说雾凇



     雾凇,是富有美感,富有诗韵,富有创意的大自然的杰作!吉林市松花江两岸的雾凇,玉树琼花,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妖娆妩媚。
     雾凇,原来吉林人民都叫‘树挂’,是1987年吉林当地政府会同专家们命名为‘雾凇’的。‘吉林雾凇’与桂林山水、云南石林、长江三峡并列,被国家有关部门誉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每年一月中旬定为‘吉林雾凇节’此时,中外游客络绎不绝,中外很多领导人和文人墨客,纷纷踏至观赏,留下很多诗词歌赋,奇文美照。
     吉林雾凇之所以独领风骚,是在它形状奇特,体大蓬松,凇层绵厚,质地洁白,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地方不可比拟的。那是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造成的。
    丰满水电站大坝,耸立在吉林市郊区松花江上,松花湖水域广阔,面积可达500多平方公里,水深达近80余米。发电后的江水,在大坝下喷涌而出,波涛澎湃,浩浩荡荡,在吉林市区穿过。
    市区的松花江,水流湍急,浪滔滚滚。三九严冬,这里的气温白天都在零下十几度,可松花江水的温度却是在零上3到4度。江面上,热气蒸腾,白雾袅袅。大江两岸都是高大茂密的柳树,光秃秃的柳枝浓密修长,垂落江面,在凛冽的寒风中摇曳飘荡。每当夜幕降临,气温急剧下降到零下20到30多度。大江表面的雾气慢慢凝结,集聚,以致形成夜雾弥漫,遮天盖地,大江两岸的江堤,柳树都笼罩在大雾之中。此时柳树冰冷如铁,凝结的雾滴,在冰冷的柳枝上冷却成冰晶,依附在柳枝上。在不同的方向上,冰晶以不同的形状不断形成和长大,越来越多,乃至在柳枝上形成厚厚的一层。
     当清晨,伴随东方的旭日冉冉升起,气温不断升高,风消雾散。此时,你远看那大江两岸,十几公里白茫茫一片,铁青的柳树,银装素裹,粗大臃肿,在初阳的光辉照耀下,银光闪闪,灿烂夺目。近看,柳枝上毛茸茸的雾凇,似雪花,似羽毛,似松针,似菊花,似树叶…。千奇百怪。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不禁感慨万千,赞叹不已,思如潮涌,欣然命笔:
                  碧水寒彻骨,夜雾漫江弥。
                  江柳皆琼玉,梨花笑满枝。
      时至中午,阳光灿烂。随着气温的升高,江风簇拥着浪滔徐徐吹来,柳树上的雾凇在柳枝的轻轻摇摆中纷纷扬扬,飘飘荡荡,漫天飞舞,好不壮观。
     我不自觉地吟到:
                 近午阳光耀,江风雾霭微。
                 琼枝摇碎玉,两岸雪纷飞。
      
      啊,我赞美你,美丽的吉林雾凇!

作者: 维雅聪儿    时间: 2013-10-31 09:13
老师,您早!聪儿曾经写过一首七律·雾凇,等我找到了拿来请您指导。
作者: 白玉堂    时间: 2013-10-31 12:45
吉林雾凇之所以独领风骚,是在它形状奇特,体大蓬松,凇层绵厚,质地洁白,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地方不可比拟的。那是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造成的。
欣赏前辈的美文-雾凇天奇景。赞!
作者: 松山    时间: 2013-10-31 13:33
维雅聪儿 发表于 2013-10-31 09:13
老师,您早!聪儿曾经写过一首七律·雾凇,等我找到了拿来请您指导。 ...

好啊,发来欣赏!
作者: 松山    时间: 2013-10-31 13:34
白玉堂 发表于 2013-10-31 12:45
吉林雾凇之所以独领风骚,是在它形状奇特,体大蓬松,凇层绵厚,质地洁白,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其他任何 ...

谢谢白玉堂版主赞赏,问好!
作者: 维雅聪儿    时间: 2013-10-31 13:39
本帖最后由 维雅聪儿 于 2013-11-1 23:58 编辑
松山 发表于 2013-10-31 13:33
好啊,发来欣赏!

我是题图的,没有去过吉林。呵呵,写不出来老师这种亲临现场的味儿。   
作者: 信游者    时间: 2013-10-31 18:40
生动优美,赞赏美文,问好
作者: 老牛    时间: 2013-10-31 20:50
好文章!赞!

作者: 维雅聪儿    时间: 2013-10-31 21:33



作者: 546301377    时间: 2013-11-1 07:30
有幸拜读佳作,超赞的文章,问好前辈!
作者: js老把式    时间: 2013-11-1 10:44
你的说雾哪里去了?经讨论推荐经典,是否改成本文了?而本文介绍多,赋韵少
作者: 追梦人    时间: 2013-11-1 10:49
js老把式 发表于 2013-11-1 10:44
你的说雾哪里去了?经讨论推荐经典,是否改成本文了?而本文介绍多,赋韵少 ...

在后面呢。是两篇散文,不是同一篇。
作者: 松山    时间: 2013-11-1 11:40
546301377 发表于 2013-11-1 07:30
有幸拜读佳作,超赞的文章,问好前辈!

谢谢了!真诚地谢谢!祝福健康快乐!
作者: 松山    时间: 2013-11-1 11:41
信游者 发表于 2013-10-31 18:40
生动优美,赞赏美文,问好

谢谢老朋友,问好!
作者: ヮ成熟、羙°    时间: 2013-11-1 17:07
欣赏美文。        
作者: 松山    时间: 2013-11-1 19:12
js老把式 发表于 2013-11-1 10:44
你的说雾哪里去了?经讨论推荐经典,是否改成本文了?而本文介绍多,赋韵少 ...

说雾和说雾凇是两篇。谢谢老把式管理关注!祝好!!!




欢迎光临 心云驛站 (http://station-of-heart.com/)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