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云驛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自由飞翔
查看: 13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三秦散文】我的父亲

[复制链接]

48

主题

8

听众

81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30 11:57:2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我的父亲

                                        作者:心灵长廊

      茶文化起源于中华大地,我们潮汕人更是好茶。一提到茶,我仿佛又回到从前与父亲一起喝茶,聆听他老人家吟诗,谈古论今和教诲做人的孩提时代。父亲一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之余,更是唯茶与烟为伴。

       小时候,只要家里来了客人,不管是谁,父亲第一件事就是生火烹茶。生火这事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而生火的任务一般都是由家中的小孩去做。

       记得第一次让我生火是在我12岁那一年的七月。那一天,天气炎炎热,三姑妈从揭西五经富来我家。打一进门,我就看到三姑妈那涂满了厚厚一层“厚水粉”的脸上汗水顺着深深的皱纹像小溪似地往下淌,父亲一面招呼她,一面张罗烹茶的事宜,嘴里喊着:“小华儿,去,生火去。”

       我赶紧到厨房端来那套放在圆竹筛里日常生火的物件:一个小小矮矮圆圆的红泥炉,也叫茶炉,一纸盒大小适中的木炭,一大纸盒刨花,一小盒火柴,当然还有一把小小的蒲扇。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团了大大的一团刨花,颤颤惊惊的擦着了火柴,然后把火柴向那团刨花一扔,又干又松的刨花呼啦一下就着火了,可是,等我把那些小木炭胆战心惊的扔到炉子上,那火却一下子就灭了,随着就是一阵呛人的浓烟。只见父亲大步走出来,对我说,“火要这样生的”只见父亲抓起一小把刨花,团了团,又用力紧了紧,让刨花变成一个结结实实的小圆球,然后放到小炉子上“呲”的一声擦燃了火柴,点着了火,小圆球慢慢燃起来了,于是父亲把那些小木炭一块块排列有序的轻轻放到那团燃着的刨花上,并一边轻轻地摇动着蒲扇,眼看着木炭的表面由黑而红,慢慢地燃起来了。于是,父亲让我接手继续摇扇,一直到把整个小火炉扇得红红火火地才让大人把它端到喝茶的桌面上。

       虽说那时的生活不是很富裕,但八分钱一壶的色种茶叶我们小贩的家庭还是喝得起的。我们就这样的天天跟着父亲有一杯没一杯的喝着茶,久而久之,六姐弟个个都是喝茶的好手。即便是在生活困顿的日子,也是想方设法的找茶喝。不过,想喝好一点的茶那就得到爷爷奶奶那蹭一杯,因为一毛二分钱的茶叶是爸爸专门供应爷爷奶奶喝的哦。

       每天闲时在家跟父亲喝茶,唠嗑,听父亲谈古论今,吟诗作赋是我们的最爱。

        父亲是当地出名的“老古董”,“孝子”,“秀才”。做什么事都是一板一眼,慢条斯理的。那怕择个菜,泡壶茶,也都是一丝不苟。记得我家喝茶用的青花茶盘其图案是一个典句“孟宗哭竹”。父亲不止一次地讲给我们听【内容大概是说吴国有个姓孟的孝子,从小就没了父亲,跟年老的母亲相依为命。有一年冬天,母亲生病了,而且病得很厉害,很想吃鲜笋煮羹,可是大冬天的,哪有笋啊?孟宗就跑到竹林里大哭起来,眼泪掉到竹子上,孝心感动了天地,一忽儿地面就裂开了,尖尖的露出几枝笋出来。孟宗就拿回家里做了笋羹,给母亲吃。等到吃完,他母亲的病居然就完全好了。人家都说这是孟宗至孝的感动。】而每逢父亲讲这个故事时,我总是觉得他越讲神情越凝重,越讲语句越滞慢,现在想来,那其实是寄予着父亲的厚望,希望我们能理解,领悟他故事里的精髓而把孝道,孝顺的家风传承下去啊。而茶壶垫则是一个紫砂泥红的老玩件,茶壶更是父亲从民间淘来的正宗的紫砂壶,茶杯在当时来说也是很古雅的。所以,我们六姐弟谁也不敢去碰我父亲那套喝茶用的功夫茶具。唯一奇怪的是我的母亲,从不喝茶,也就更没有去动家里的功夫茶具了,所以一向都是父亲亲自洗的。或许是受了孟宗哭竹的影响吧,父亲每次到我爷爷奶奶住的老祠堂屋看望他们,都要亲自为爷爷奶奶生火泡茶,而每次都要陪着他们喝过三杯茶以后才会离开。这,应该是父亲孝顺之一吧。

       而让我永远也忘不了的是爷爷奶奶他们“吃”甘蔗的那个蔗榨机,样子有点像铡刀,相当于现在的甘蔗压榨机。那是很土的木头做的专门用来压榨甘蔗的蔗水给几乎掉光了牙的爷爷奶奶喝的。那是父亲用爷爷种的那棵木仔树的一段木仔木请木工加工的,虽说样子土,但实用。把削好皮的甘蔗放上去,轻轻一按把手,蔗水就汩汩的流出来了(后来上了学,明白了那只是利用杆杠的力罢了)。在五,六十年代就能喝到蔗水,我的爷爷奶奶也算是提前半个世纪享受到现代人的口福了。现在想起来,这压榨机的的确确的凝聚了父亲对他的父母的一片孝心的。

       还有一事,我至今也难以忘怀,记得我十三四岁那年。爷爷病了,看样子病得不轻,咳得厉害。晚上十点多,父亲带着我去西门找一个叫“大弟”的伯伯,给爷爷弄点叫鱼胶(六十年代的鱼胶是那么的珍贵啊)然后要我先拿回家让我母亲用热水把已经切好的鱼胶泡起来,父亲就自己忙其他了。第二天晚上,我就看到父亲用一根玻璃管让爷爷吸食那叫做鱼胶的软不溜秋的东西了。现在想起来,在当时而能让爷爷吃上鱼胶的,除了投机倒把又极其孝顺的父亲外,别人是没法子弄到这些东西的了。

       谁都知道,大冬天的,吃香蕉是最不想的。那个冷啊,自外而内,从口到肚子冷得不敢大口咬。但我的父亲就是有办法让便秘无牙的奶奶,让怕冷不吃香蕉的无牙的爷爷他们照常吃香蕉。方法无他,父亲会生个茶炉,将香蕉在炉子上面不停的翻转烘烤,直到热温温的才看着爷爷奶奶张着满口缺牙的嘴把剥好的香蕉吃下去。我想,这更是父亲孝顺的小事一桩吧。

       至于夜里让父亲叫去给爷爷奶奶送吃的东西,差去看看爷爷奶奶睡着了没有,白日给爷爷奶奶挑溪水煮茶(煮茶用的水要等到水涨到什么时候才好去挑,而且要到上游挑水,父亲都要一一交代)挑水加进爷爷种莲花的水缸,还要去给爷爷奶奶倒马桶,刷洗马桶等等,那是数也数不清的。

           而父亲的“秀才”名是因为其出口成诗在当地乃至于商界是出了名的。父亲对历史典故,古玩字画,陶瓷玉器乃至稀奇古怪的古文物的精通在当地以至全县是极负盛名的。【只可惜一场文化大革命把我家的“四旧”装成三担被居委会的同志三更半夜的挑走了——全是封,资,修的毒品,是毒害人的四旧,白天太影响了。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一年,我们家的春联父亲是这样写的:室如悬磬辞旧岁,野有青草迎新春。横联为:春和景明。】这一点在父亲的朋友所写的悼词中就可以看出来了“ 荣阳世子畅然君,渡劫怡生两不群。敬业传称珠宝客,兴家自悟诗书文。供春数盏谈古今,桐管一支笑冷温。莫道商家无秀仕,陶冠朱戴有经伦。”听爷爷奶奶讲我父亲其实没上过什么学,但从小就聪明好学,过目不忘,吟诗作对,甚得人爱。我想,“商家秀仕,满腹经纶”,这八个字可以说就是父亲“秀才”名字的由来,也集中地概括了父亲一生。(待续)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主题

19

听众

1万

积分

论坛至尊

Rank: 9Rank: 9Rank: 9

沙发
发表于 2013-3-30 20:21:46 |只看该作者
用文字记录我们生活中我们爱过的每一个亲人,我想这就是咱们写文字的初衷和目的!希望看到以后的故事!但也要保重身体啊!不要太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8

听众

81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3-3-30 22:04:04 |只看该作者
秦风汉月 发表于 2013-3-30 20:21
用文字记录我们生活中我们爱过的每一个亲人,我想这就是咱们写文字的初衷和目的!希望看到以后的故事!但也 ...

谢版主关注拙作,厚爱心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

主题

9

听众

215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地板
发表于 2013-3-31 12:48:53 |只看该作者
品读,欣赏精彩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主题

8

听众

81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3-3-31 23:10:40 |只看该作者
风城雪茄 发表于 2013-3-31 12:48
品读,欣赏精彩继续————

还是那句话:创作源于生活!谢谢赏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心云驛站   

GMT+8, 2024-12-2 15:38 , Processed in 0.06000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