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云驛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自由飞翔
查看: 3803|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熙儿随笔】茶香淡淡话亲情

[复制链接]

5

主题

9

听众

252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7 13:46: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冬儿姐姐 于 2013-4-29 11:52 编辑

    珍藏在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茶的味道,它不是奢华名贵的乌龙、冻顶,也不是大红袍或金骏眉,它们给人的不过是味蕾上的享受。而我记忆中的茶的味道,是那种带着青涩淡雅和熏烤香的自制农家洗水茶。它朴素的样子,总让我想起我的父亲和母亲。那份朴素醇厚如浓茶的父爱和母爱,是融入我生命的温暖与安然。
    从我刚刚记事开始,每年春天,父母便总要为鞣制新茶而忙碌上好一阵子。春天一到,母亲便早早关注起地里茶叶的长势,嘴里念叨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指望着这些茶叶,能了却她对亲友们的一片记挂之情。
    山里气候寒凉,谷雨时节,茶叶才刚露出一些柔柔嫩嫩的黄芽儿,清早或雨后,叶尖上缀满水珠,那感觉就像翡翠般晶莹透亮,美丽极了。
    母亲这时已然开始了张罗,她要忙着采摘这季节里最好的茶叶。哥姐们上学了,我蹒跚着跟母亲来到地里,母亲怕我乱跑,总随身带上一些豌豆或薯干之类的零食。母亲将斗笠放在地上,然后顺手将豌豆和薯干塞进我的衣兜,叫我乖乖坐在斗笠上享受这些美食。
     母亲招呼我坐好后,便开始了忙活。暖暖的阳光下,她的手不停的在茶丛上穿梭忙碌。我安静的坐在旁边,看空中蝴蝶飞舞,看地里钻出的蚯蚓和小虫,看母亲额头细细的汗珠;微风吹来,带着母亲的体香、泥土香、茶香。。。等她回过头来招呼我时,我已美美的安然熟睡在斗笠中了。
    比起采茶,制茶更是繁琐而辛苦。父亲劳作完地里的活计,回到家时,母亲已经烧好开水,将采摘来的茶叶倒入桶中,用开水过烫,然后凉在早准备好的簸箕上,等父亲鞣制。过烫后的茶叶,散发出浓浓和涩涩的清香,墨绿的茶汁通过父亲不停揉搓的双手缓缓流出来,屋里弥漫着浓浓茶香。令人充满快乐与恬淡。我喜欢那种味道,就好像躺在父亲怀里,感觉温暖而安然。鞣制好的茶,需要用清水冲洗后才能入炕,所以叫洗水茶。而炕烤的茶叶比起用太阳晒过的更是风味独特。
      父母均爱喝茶,母亲好客,闲暇时,邻里的叔伯大婶来家里串门,母亲总是麻利的泡上当年上好的新茶,茶雾缭绕中,一边喝茶一边唠着家常。我贪馋,常常爬到父亲膝上,去闻他手中的茶杯。父亲便笑眯眯的递过热茶,轻轻的吹着,小心的将杯沿靠近我的唇边,我轻轻抿上一口,清幽的茶香,立即弥漫在我的嘴边和唇齿间,让人为之神清气爽。
    几十年来,我一直忘不了这种味道,深深将它珍藏在心里,并已融入到我的血脉,且日久弥新,愈久愈浓!因为它不仅仅是茶的味道,那是一种厚实的爱,它承载的是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多年后,我还能清晰的忆起那股清香,在故乡的老宅里,在父亲的身上。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8

主题

9

听众

1589

积分

版主

Rank: 5Rank: 5

沙发
发表于 2013-4-27 14:59:04 |只看该作者
几十年来,我一直钟爱着这种味道,它已融入到我的血脉,且日久弥新,愈久愈浓!因为它不仅仅是茶的味道,那是一种厚实的爱,它承载的是血浓于水的人间亲情。多年后,我还能清晰的忆起那股清香,在故乡的老宅里,在父亲的身上。
最质朴的爱,这种爱如酒,越陈越香;如茶甘甜。由茶更是尝得姐姐对老宅,对亲人浓浓的爱,欢迎冬儿姐姐,欣赏你的亲情佳作
被感动着,似乎感受到那熟悉的茶的味道!推荐 静待佳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52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板凳
发表于 2013-4-27 18:32:27 |只看该作者
甄熙 发表于 2013-4-27 14:59
几十年来,我一直钟爱着这种味道,它已融入到我的血脉,且日久弥新,愈久愈浓!因为它不仅仅是茶的味道,那 ...

谢谢甄熙妹妹同我分享此文,真诚留言感动着,遥祝妹妹开心快乐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12

听众

2064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地板
发表于 2013-4-27 21:49:48 |只看该作者
文章描写细致,感人。支持推荐,静待上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52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5#
发表于 2013-4-27 23:47:09 |只看该作者
☜鲁鲁☞ 发表于 2013-4-27 21:49
文章描写细致,感人。支持推荐,静待上榜

谢谢鲁鲁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4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6#
发表于 2013-4-28 16:06:41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4

听众

171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7#
发表于 2013-4-28 17:11:40 |只看该作者
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动着每一位读者,祝贺龙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52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8#
发表于 2013-4-29 11:54:27 |只看该作者
老牛 发表于 2013-4-28 16:06
好文章。荐!

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9

听众

252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9#
发表于 2013-4-29 11:55:13 |只看该作者
147193033 发表于 2013-4-28 17:11
血浓于水的亲情感动着每一位读者,祝贺龙榜!

谢谢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6

听众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10Rank: 10Rank: 10

10#
发表于 2013-4-29 15:29:23 |只看该作者
我想起我的一篇【天水茶】

天  水  茶
文/老把式

天水泡茶,是小镇历史文化的亮点。悠长而久远。
它只属于遥远而纯朴的故乡,以及故乡人的风雅和闲适。那青砖黛瓦的四合院,那屋檐下条条的“竹过漏”(学名“笕”)和过漏下面的大洋坛,将天赐的雨水流入小镇的“血管”,链接着自然的造化与民间的习俗;链接着不变的岁月与变幻的人生。雨水、雪水,那是天上的圣水,曾经世世代代滋润着、延续在那片土地。
那年回家,由于屋顶修缮,无法接到雨水,想起储存八年之久的天水,用之泡茶,啜饮一口,顿觉甘甜香气沁人心肺。
于是,我查阅资料,传说中的茶圣陆羽在《茶经》写道:水可分以下几品:“其水,用上水(雨水、雪水、山涧泉水)为上,江水(地面水)为中,井水为下。”陆羽认为上水最好,其次为江水和井水。而上水中的泉水,若钙离子和镁离子含量过高有不能饮用之分。我联想到,九寨沟的水清澈透底却无鱼。故曰“重水”;红楼梦第41回,品茶发烧友妙玉将储存于“鬼脸翁”中五年之久的梅花雪水泡茶以招待宝玉和黛玉;唐宋时期,故乡在围海造地、筑堰引水时,井水偏咸,唯几口甜水井被官吏霸用,百姓只有接雨水为生活之用。天水泡茶就这样延续下来。
几百年过去了,故乡人一直以耕为生。在自然生态里,天空是蔚蓝的,而落下的水,是清澈无害的。洗一把手滑滑的。故称之谓“软水” 。大凡庭院大的富裕人家都有几口黑黝黝,口小肚大具有一定恒温效果的洋坛,选择合适的季节根据天气和环境状况,收集天水。经过过滤、沉淀,到存放,道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多少年不会变质、不落灰、不生虫。据考证,天水性凉驱躁、提神醒脑,天水泡茶活性强,渗透性好,可充分发挥茶性,使得茶的色香味形俱美,汤色清明,香气四溢,口感清醇。
故乡人用天水泡茶还讲究茶具,一般使用细瓷薄壁,带盖杯。内壁为白色,能观赏到茶叶由下沉而上升的美妙过程。茶汤入杯,茶色渐渐变绿,茶气得以高杨,而香气积聚在细瓷杯盖子上,拿起盖子,凑近鼻端,啊,那个香啊,扑鼻而来,沁人心脾,茶香初为热香和杯面香,闻之令人神清气爽,此时,用杯盖披开浮面茶,杯盖和杯口留出一小缝隙,饮茶入口,香味生发,唇齿留香,谓之内香。内香沉郁,携茶韵而悠长。品饮之后,留在杯底的香味,就是杯底香由温香转冷香,变化微妙,手握盈杯思虑之间,万千不平之事,尽随茶香而去。冷香内敛,柔中有刚,持香长久,是最耐品味的。
我喜欢天水茶,呷一口,那股清冽甘甜透遍全身,闭上眼,回味一下,犹如见到清幽明丽之景,亦会心荡神驰,顿生许多淡泊名利,超凡脱俗之念……捧一本唐诗或宋词,坐在家乡屋檐下的藤椅上,听绵绵春雨吟唱家乡民谣…那悠久的缠绵,轻轻地溅出我心中柔情的涟漪。
郑板桥写过一副轴子:“青盐白米览子饭,瓦罐天水菊花茶”描绘出故乡人的粗茶淡饭、与世无争、勤劳俭朴的生活情操
   我喜欢天水茶,聚一些亲朋好友、文人雅士,选择一个雨天的竹庐、残荷听雨的境界里喝茶,谈天说地、说古道今或挥毫泼墨、点文论词。天水茶香的飘逸和着文士骚客的细腻敏感的情怀,感悟着那份温馨、那份宁静、那份浪漫,所有尘世的喧嚣、烦人的心事,都已悄然地消散,遁迹无踪了。真可谓:煮酒论英雄,品茶侃人生。
此刻,天水泡什么样茶已再不重要了。泡龙井、碧螺春、泡藿香、泡佩兰、泡菊花……因为天水之意已充盈于心田,以它特有的魅力完成了天水留客,天水容人的使命。这大概就是一种天水的茶韵吧。
天水泡茶是这个小镇的历史文化,如今在人们心里渐渐淡化了。随之而来的是人为的矿泉水、纯净水充斥天下。
   在这个新茶上市,碧螺春香的季节里,我走在街头巷尾,寻觅着竹过漏和天水缸。已经所剩无几。过去的灰墙青瓦变成断墙残壁,或许能居住的老房,也是无人栖息了。就连一向情迷于天水茶的文人牛先生也搬进了洋房别墅,哪里还有正宗的青瓦天水。
但这不代表天水茶已经销声匿迹,失去抗争力。如皋老街郜家巷的一处明清建筑,距今约有200多年历史。年过半百的房主朱先生用他收集的天水当礼品赠送外地朋友;如东双甸一户老房户主挑着担子卖天水,一元钱一水壶。掬一杯看似“猫眼睛”清澈见底的天水,我的心震动了。卖的哪里是天水啊,那分明卖的是一种情结,卖的是思旧,卖的是文化遗产与当今社会生活环境的抗争!
家家竹过漏、户户有天水,这个印象已永远被俗尘物事隔离湮灭了。被时光过滤后的我,已心手错位,然而我与天水茶总有不解之缘,或者说一个宿愿,那就是:避居老屋,清茶布衣,天赐之水,养身延年……

写于2012年5月1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心云驛站   

GMT+8, 2024-6-26 07:26 , Processed in 0.0624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