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松山 于 2013-8-30 05:15 编辑
难忘的岁月【五】 捕蛇记 今天是端午节,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村里的人都早早地起来了,上山采艾蒿,插在房檐子上,门窗上,有驱邪避凶之说。大多数家都包饺子吃,还煮上几个鸡蛋,或蒸鸡蛋糕吃。至于吃粽子,在当时的山沟还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呀。按例,生产队过节放假一天,我们也借了个光,难得休息一天。 早晨起来时还下了一场小雨,早饭后雨停了,淡淡的白云中太阳露出了笑脸。我们七个同学都想出去玩一玩去,有人提议爬山去。爬那个山好呢?我们问了饲养所的张大爷,他说:村东边离这七,八里地远有一个挺大的山,叫野猪山,又高又陡,林子很密。山下有条大沟,叫野猪沟。沟塘子里山菜特别多,每年春天村子里的人都去采野菜。山上还有野猪,狍子,还有人参,去年有人挖到一棵三批叶的人参呢。你们顺着村东的沟塘子走就行,可就是蛇多的很,你们一定要小心啊! 我们七个人为了打草惊蛇,每个人都拿了个两米来长,很结实的水曲柳木棍子,沿着村东河滩出发了。雨后的群山莽莽苍苍,满山的树木格外的翠绿,河边的小草还挂着水珠,凉爽的微风带着芳草的馨香迎面扑来,甜丝丝的,真是沁人肺腑。 我们一边走一边讲诉各自参加农村‘斗,批,改’的见闻和趣事,不知不觉地快到野猪山了。我们看到,在前面不远宽阔砂石河滩上有一堆像大树根一样的东西,黄乎乎的。当我们走到跟前时,突然一条黄色黑斑的大蛇忽的立了起来,身子挺起来足有一米多高,蛇左右摆动,张开大口吐出很长很长的信子,向我们示威。我们都从来没见过这样大的蛇,吓得不得了,赶紧向后退。我们退了十几步远,大蛇还是没有走,又趴下来盘成一大盘,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拦着路不让我们过去。我们定了定神,商量了一下,还是从旁边绕过去吧。可我们刚走几步大蛇又挺立起来,气势汹汹地扑过来。不知谁大喊了一声,‘打,快打呀’,大家一起用手中的木棍子向大蛇打去,你一棍子,他一棍子,不一会,大蛇趴下了,不动了。不知等了多长时间,大蛇还是一动不动,是真的死了。这时我和守义拉起大蛇,足足有两米长。真是可惜,也是年轻,一时意气用事,若是今天再也不会把大蛇打死,实在是罪过呀! 经过这场惊心动魄地战斗,我们也无心爬山去了,抬着大蛇回到村子。同学们和老乡都来看这条大蛇,无不发出感叹之声。有的老乡说是条黄花松蛇,得有年头了,他们也是很少见到的。 有一个四川的同学说是蛇肉好吃,他们那常吃的。他说完后,不一会就把蛇皮扒了下来,去了头和内脏,洗了洗,蛇肉粉白粉白的,这时有个同学拿来尺子和称,一量,呵,掐头去尾,长,一点七米,重,二点五公斤。 下午,我们几个人在村外的小溪旁边,把蛇剁成一段一段的,放到一个大洗脸盆里,放了些盐,支起三块石头,捡了些干树枝煮起蛇肉来。红红的火苗,渺渺的青烟,咕嘟咕嘟的沸腾声,有说不出的趣味,旷野中,小溪旁散发着阵阵清香。 太阳落山了,夜幕垂临,蛇肉也煮好了。同学们一块蛇肉,一勺汤,围着篝火,品尝着令人难忘的美味。几十年过去了,至今还是历历在目。当天晚上,写下了一篇日记【捕蛇记】。 捕蛇记 一九六九年春,下乡开源,于野猪山遇一蛇,围打死。长,一点七米,重,二点五公斤。野地盆汤肉,众啖之,大悦,以诗为记之。 端阳细雨野猪山,黄花大蛇困沙滩。 溪边清水盆煮肉,夜幕篝火野地餐。 于1969年端午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