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心云驛站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自由飞翔
查看: 122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哲学的启迪】重释中国人的精神(一)

[复制链接]

8

主题

10

听众

280

积分

VIP

Rank: 6Rank: 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4 19:37:26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第一篇 人心的根据——天 (片段1)
   (此乃涓生哲学思考的不成熟之作,欢迎文友们指点、批评)
    中国人常讲天,可显少有人知道它是什么。
    通常来讲,中国人论道(天为论道提供了可能)的路线并非是清晰的,翻开中国哲学史,内中资料的堆积多于理智的深层次的摸索。冯友兰也好,胡适也罢,所著中国哲学史均属于中国哲学资料史或哲学家史。中国的文化精神是有深刻的内在根据的,但我们在寻求自己精神家园的时候,老是回看孔子、孟子、老子,以为他们著作里的思想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神本身,那就大错而特错了。时间走到今日,我们有机会借西方人所打开的精神视野在历史和现实中去寻找中国人自己的文化精神,这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儿。在很多思想家那里,从孟子一路走过来的中国思想已经相当清晰了,但对于它更高的可能性以及由感性生活本身所演绎出来的真实基础,并无清晰地考察。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国思想不仅和资本生活是矛盾的,也和中国人内心深处的信念是矛盾的,它像一潭死水,你尽可以从孟子的心学、儒家正统的确立、佛学的引入、儒释道的合流等处总结出一个完备的,甚至是具备性灵特点的体系,但它就是无用。中国人的心并不在这样的总结里,而在每个中国百姓的心里。当今中国社会,百姓的心是站在大地上的,他们顽强地生存,纵使无方向,无力量,也终归开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怀疑,并已经适时地做了一些权利斗争。回顾中西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怀疑是一件不容小视的事儿。如果中国百姓不对根深蒂固的清规戒律产生怀疑,不去质疑那摇摇欲坠的缺乏公众真理基础的权威,那也就绝无普遍觉醒的可能。16世纪,欧洲的百姓开始对传统的被认定为真理的裁决者们产生怀疑:不论你是谁,不论你说了什么,百姓并不首先认定它是真理本身,而是要拿到良心深处去审判。这样,一个启蒙主义时代来临了,在宗教上,它产生了宗教改革运动;在思想上,它开启了后来的理性主义时代;在社会生活上,它使第三等级觉醒,并看到了自由劳动的希望,因此就产生了新的资产阶级。这才是深刻的,是由天来做的事情,天的基础是什么?永远需要站在大地上的百姓自己,通过领悟生活来感悟。
    无新的考察,新儒家者,如熊十力、牟宗三、梁漱溟、冯友兰等人对于中国精神“正本清源”的愿望终归是不可能的。中国的新精神,隐埋在历史的尘埃里,隐没在活人世界封闭的意识里,它在心灵水源的最深处,带着腐朽了几百年的臭味。上海复旦大学的哲学教授王德峰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社会的困境》时,曾经说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小故事:“有一群老鼠,最近碰到了一个大难题,即如何躲避隐没在他们洞口边上的猫。老鼠们提出了各种理性的,逻辑思考十分完备的意见,在讨论正激烈之际,有一只年轻的老鼠跳了起来,说:‘你们的意见都不正确,要想成功地躲避掉那只猫,只需在它脖子上挂一个铃铛。’众老鼠听了这意见,十分开心,以为找到了最合理的办法。但有一只老鼠说;‘谁去挂?’于是,众老鼠终于沉默了。”我们呼唤制度(法律、经济),呼唤正义,呼唤年轻一代能胜任“树立中国价值,重建社会正义”的人,但没有一个由社会矛盾本身所演绎出来的“新群体”——这个群体被时代和环境赋予了新的精神,这一切呼唤,乃至中国的法制社会、自由经济和独立人格可能吗?所以,在今天,提出寻找中国人的心乃至它的更高根据“天”的问题,绝对是必要的。
    在世俗的用语中,我们有“老天爷”,认为它是人心的根据,“人在做,天在看”。在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中有,“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在西方,认为这样的民族,没有上帝管束人心,却发展出了绵延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这是如何可能的呢?一般看来,也是多数人看来,是孔子的儒家伦理体制保证了中国人的道德。其实,我们把这件事看小了,如果西方文明,在它未启蒙之前,是靠上帝来管束人心的话,那么中国人的人心则是天在管。西方人的上帝是人格化的神,中国人的天则是赋予了伦理意义的感性生活本身的可形化,“老天爷”、“天公”等,它之所以没有被理性抽取出来,是因为我们的文明本身并不区分感性和理性,它之所以可能在现实的生活中实现,是因为我们的文明本身是性灵的,伦理的,这样一个“天”,被伦理化,于是一个性灵的,肉感的,世俗的社会便在它的具体的实践中被展开出来。这样的深层意识,在我们当今的中国人心中仍然具备。
    天是什么?在当今,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已经渗透了西方意识、西方思维,以至于凡经一物,我们肯定要往本体论问题的方面上去靠,不管我们自觉到与否。在常识的信念里,我们认为宇宙是一个物质的整体,它由最小的物质单元(或物质和能量的统一)组成,并与时空彼此联系。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中,这样的常识信念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质能是统一的(E=MC2),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分布。我们认为,最小的物质单元可以无限追逐,分子下面有原子,原子下面有夸克,夸克还可以无限下分,只要我们撞击粒子的能量足够大。于是,我们有了这样一种科学的族解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模型,认为宇宙的单子可以无限小,甚至可以还原到能量本身(《弦理论》认为,宇宙的本质是弦,不同性质的弦构成了时空、物质、能量、场。)。总之,我们认为物质的宇宙是真实存在的,同样存在的还有另外一个世界——智能的观察者和观察者的智能。我们认为这个世界是非物质的,观察所产生的理解和理解所依赖的理智只在时间之中而不在空间之中,它们是非物理的实体,不受制于物理规律。这可以说是现代物理学对世界的认识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常识的形而上学的二元论信念,我们中国人也有这样的信念,不管他受过教育与否。举个例子,我的父母都没有受过高深的教育,但他们认为,宇宙里的太阳、地球、月亮是物质的,丝毫与人的活动无关。在他们看来,时间和空间也与人的存在没什么关系,因为外部世界是空间化的,充满时间意义的,因此人类才会用时空来度量外部世界的变化。同样,人的精神也是真实的,它不同于外在的物理世界。为什么大思想家爱因斯坦和我的父母有如此类似的对世界的信念,这就是天的作用。诚如托勒密、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阿圭那者,对宇宙的认识是: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在当下,就连孩童都知道,地球绕着太阳转,它们同处的天文单位是太阳系,而太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比它更大的单元是星系。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转播转播0 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
思想的视野要宽,要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心云驛站   

GMT+8, 2024-5-14 08:01 , Processed in 0.04680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